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球盟会助力健康生活

搜索
搜索
北京球盟会官网入口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 分类:经典名方
  • 作者:王艺涵 翁倩倩 赵佳琛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许海玉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0 10:4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概要描述】

  • 分类:经典名方
  • 作者:王艺涵 翁倩倩 赵佳琛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许海玉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10 10:47
  • 访问量:
详情

摘要: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本草考证研究,对经典名方中桂类药材的释名、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了考证。经考证可知,桂类药材最早以“箘桂”和“牡桂”之名,分2种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其中箘桂经历“囷桂-箘桂-筒桂-菌桂”的演变,南北朝后增添了一种半卷多脂的“桂”,但三者用时罕有分别。桂枝、肉桂之名至唐代才出现,均以嫩枝皮且去外层栓皮为佳,并多以“桂心”之名入药;宋元以来桂的药用部位逐渐分开,肉桂为桂的枝皮或小树干皮,嫩枝皮则为桂枝,再嫩者为柳桂,宋代将前朝称谓统一为“桂枝”;明清后肉桂为干皮入药,嫩枝则为桂枝;近代以来《中国药典》规定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嫩枝条,肉桂为其干燥树皮。从历代所记载的植物形态及其附图,结合历代所述的产地分布情况,历代入药主流植物应为肉桂C. cassia,但还有其他肉桂组植物各地亦做桂入药,如浙江桂(浙樟)C. chekiangensis、钝叶桂C. bejolghota、川桂C. wilsonii等,历代多从植物形态与药材性状不同,综合加以区分不同类别。历代产地记载多为今我国广东、广西及越南等地,并奉为道地。桂类药材采收炮制的方法古今基本相同。

 

肉桂、桂枝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树皮,而桂枝为肉桂C.cassia的干燥嫩枝。然历史上桂类药材别名较多,药用部位存在变迁,古今并非一致,后世医家对于宋代以前桂类的药用部位及其称谓多有争论,这为开发带来了困难,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包含桂类药材的名方有18首(表1)。

 

由表1可知,汉代方中桂类药材出现9次,均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且今同行版本中处方内均以“桂枝”之名呈现。日本学者真柳诚从考古学、植物学、文献学等多方面出发,对张仲景医书中的桂类药物进行了详考,认为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将《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的所有桂类药物,包括桂、桂心、桂皮等统一改为“桂枝”,而后世多据此沿用。隋唐至五代桂心成了桂类药材的常见称谓,因此唐宋两代含桂类药材的4首经典名方中均使用“桂心”。从南宋起随着法象药理学的兴起,肉桂和桂枝的用药部位逐步分开,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明清两代的经典名方中多见“肉桂”入药。可见,桂类药材屡有变迁,目前较多的争议在于分化成桂枝、肉桂之前的历史阶段中应该用哪个药用部位较为合理,基于此,需要通过本草考证,将整个桂类药材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清晰,在历史流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药材生产与应用的实际,加以综合考量,为开发涉及桂类经典名方提供依据。

关于桂类药材在历代本草中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等各方面,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考证与讨论,但结论不一。如柴瑞霁国认为早期桂药应是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的树干及粗枝之皮;刘诗发则认为应用其植物的细小嫩枝;张梓凤认为古人把皮厚味辛的小枝皮称为肉桂,把皮薄味淡的大枝皮称为桂枝,而今之桂枝古人称其为柳桂;刘灿坤认为古代所用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阴香桂C.burmanni(Nees et T.Nees) Blume、细叶香桂C.subawenium Miq.的嫩枝皮;张廷模认为箘桂与牡桂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禹志领认为牡桂是钝叶桂C.bejolghota (Buch.-Ham.) Sweet;真柳诚认为7世纪以前的箘桂就是阴香桂C.burmanni的小枝,为阴香皮或广东桂皮;周冠武等认为箘桂和桂主要指川桂C.wilsonii Gamble,而牡桂指木犀科植物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楼之岑等考察发现目前桂类药材是同属多种植物混合入药,如肉桂C.cassia、阴香桂C.burmanni、华南桂C.austrosinense H.T.Chang、日本桂C.japonicum Sieb.等。各家说法不一,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梳理,全景的展示桂类药材的历史流变,并结合当前产区实际,以给出可行的开发方案。本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对桂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等各方面进行细致的考证,为经典名方的开发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提供借鉴。

 

1 释名考证

“桂”是形声字,木为形,圭为声。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本草纲目》记载:“尔雅谓之梫者,能侵害他木也。故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雷公炮炙论云:桂钉木根,其木即死。”“梫”为桂的异名,描述了桂独特的排他现象。古人在桂的名物上亦有重名情况,如木犀科植物木犀O.fragrans别名亦称“桂”。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出现过“囷(qūn)桂”一词,即《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载“箘桂”。《说文》言:“囷,禀之圆者……圆谓之囷,方谓之京。”如此来看“囷桂”可以说是“圆形的桂”。再看《本经》中的“箘桂”,《说文》言:“箘,箘簬也,从竹囷声。”箘本义指箘簬(一种细长节稀美竹,可做箭竹)。《广雅疏证》言“箘之言圆也”,但“箘”字本身并无“圆”的意思,可见作者认为“箘”通“囷”,即“囷之言圆也”;《名医别录》曰:“箘桂无骨,正圆如竹”,竹圆言箘,桂圆如竹者亦言箘,那么按字面义解释“箘桂”就是“圆得像箘簬一样的桂”;《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特别注明:箘(jùn)在“箘桂”一词中念qūn,这更能证明“箘桂”是由“囷桂”演变而来。箘桂又名筒桂,一说箘误书成筒,一说筒误书成箘。唐《新修本草》云:“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本草拾遗》言:“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后人误而书之,习而成俗。”五代《蜀本草》云:“箘桂……树皮青黄,薄卷若筒,亦名筒桂。”宋《本草图经》(简称《图经》)云:“旧说箘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可见“箘桂”的另一种含义是由于剥去的嫩皮,干燥后易卷曲成筒状之意,又加之两字接近,故又称为“筒桂”。此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还提到“菌”字:“今本草又作从草之菌,愈误矣。”即由“竹字头”写成了“草字头”,是以讹传讹了,可见菌桂是在箘桂的基础上演变得到的,现今仍可见部分本草著作中误记作菌桂。由此,推测箘桂之名经历从“囷桂—箘桂—筒桂—菌桂”这一演变过程。

“牡”与牝相对,本义为雄性的鸟兽,亦指植物的雄株。若以此理解“牡桂”一名即为“雄株的桂”显然有误,牡桂与箘桂只有大小之分,并无牡牝之别。对此张廷模给出了解释,认为“牡桂当为壮桂之误”。壮(壯)本义表示大而有力,从爿从士,牡从牜从土,草书和隶书中“爿”和“牜”均可写作“丬”,因此这2种偏旁经常混淆。“士”与“土”更为相近,壯和牡字误也是极为可能的。而此类混淆的例子历代均有出现,且于南北朝至唐代更为常见。这也能解释《证类本草》中“牡桂……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和《本草纲目》中“牡桂为大桂,故此(箘桂)称小桂”的说法。因此,牡桂之名也许是从“壮桂”误书而得。

还有一种命名可能,当时因交通不便等因素,医家并未到产地看见原植物,只是根据药材性状将桂分成2类,一类为大而厚的树皮,称牡桂,另一类为紧薄重卷的枝皮,称箘桂或称筒桂。

综上,“箘桂”“牡桂”名称均有所更变。又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桂类药物的本草名和处方名并不统一,本草名有“箘桂”“牡桂”“桂”,处方名有“桂枝”“肉桂”“桂心”“板桂”“官桂”等,多以桂不同的部位或药材加工处理不同所致差异而分别命名,且早期存在各地习用该属不同种植物,因此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导致了桂类药材记载混乱。

 

2 基原考证

2.1 唐代及唐以前 桂类药物入药历史悠久,且早已作为佐料使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桂”的记载,如《楚辞》云“杂申椒与箘桂兮,岂惟纫夫惠茝”;《韩非子》“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尔雅》云“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山海经》云:“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郭璞注云:“有箘桂,桂圆似竹,见本草。”东汉《神农本草经》仅记载了箘桂和牡桂,从所记载的主治疾病看,当时的箘桂偏重于养生而牡桂偏重疗疾。而此中箘桂,即西汉《五十二病方》所出现的囷桂。

晋郭义恭《广志》载“桂出合浦,其生必高山之岭,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林间无杂树”,描述了桂的生境及排他现象,桂有浓郁的芳香物质,可抑制其他植物生长,最后形成桂林,可确定其所载樟科Cinnamomum属植物。古时桂野生资源丰富,唐代以前,岭南又称桂海,桂海后来专指广西。

南北朝《名医别录》除了箘桂和牡桂以外还增加了“桂”这一条,并在“箘桂”条下增加形态描述:“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其功效描述则与牡桂接近。然“桂”与“箘桂”和“牡桂”之间是何关系,如何划分界定的,语讠焉不详。其后,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对3类做了详细的注解:“按《本经》惟有箘、牡二桂,而桂用体,大同小异。今俗用便有三种,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所用悉与前说相应。”说明到了该时期,“桂”已经成为入药主流,而此前《本经》所记载的“箘桂”“牡桂”反而使用较少,而且陶弘景也认为其功效与“前说”相应,“前说”即指的是《本经》之说。然而陶弘景对“桂”的原植物描述的一段引文却令人不解,“《经》云:桂,叶如柏叶泽黑,皮黄心赤。”且谈到齐武帝萧赜时期,是从湘州(今湖南长沙,另一说南齐时期湘州另有今湖北红安县与河南新县交界一带)送该树到芳林苑中种植的。而陶弘景是在齐武帝永明十年辞的官,因此陶是有可能见过该树的。然而,柏叶一样的桂必定不是肉桂属植物,因此唐代苏敬在《新修本草》中对此做了批驳,“陶引《经》云似柏叶,验之,殊不相类,不知此言从何所出。”其言陶弘景未亲自见到“桂”的原植物。不过,后蜀韩保升则认为陶弘景见过叶似柏树的桂才记录下来,在其《蜀本草》提到:“陶隐居虽是梁武帝时人,实生自宋孝武建元三年,历齐为诸王侍读,故得见此树而言也。苏恭但只知有二种,亦不能细寻事迹,而云陶为深误,何臆断之甚也。”因此认为苏敬臆断。此外陶弘景还提到“东山”(一说在南京附近、另一说福建境内)亦有桂皮,且气味相近,但叶却不同,“恐或是牡桂”,且其皮红色,可见当时不同地区桂的原植物不同。仅从其所述药材性状的“半卷多脂”看,理应是较粗枝皮的部位,要从细嫩的枝条上剥离出“半卷多脂”的树皮似乎不太现实,因此当时入药所用的应是粗枝的皮。并谓牡桂“状似桂而扁广……味亦类桂,不知当是别树,为复犹是桂生,有老宿者尔,亦所未究。”牡桂“状似桂而扁广”,且“老宿者”显然描述的是树干部位较大的皮,今药材市场亦有将近根部的大树皮加工成板块状似匾额的商品。而言及箘桂:“箘桂临崖。今世中不见正圆如竹者,惟嫩枝破卷成圆,犹依桂用,恐非真箘桂也。《仙经》乃有用箘桂,云三重者良,则判非今桂矣,必当别是一物,应更研访。”可见“箘桂”指的是“正圆如竹”特点的桂,但陶弘景已经见不到了,他所见到的是“嫩枝破卷成圆”的,实际也是枝皮的商品,而且“犹依桂用”,可见当时箘桂已经不太清楚具体基原为何,但与桂并无多大差别。可见,当时因交通、影像等技术尚不发达,对于原植物分类亦不清晰,加上不同的药用部位导致商品差异,因此造成名称混淆。

同时期的《雷公炮制论》记载:“凡使,勿薄者,要紫色厚者,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使。”可见该时期便已观察到皮部外层的栓皮层质量不好,需要除去有关,根据挥发油与多糖类等成分的分布来看,最外面的栓皮层有效成分含量低,这也体现临床优选的过程。并将“去除粗皮”的桂皮称为“桂心”。这也导致了“桂心”成为了隋唐至五代对桂类药物的常见称谓,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大多以“桂心”之名入药。日本奈良时代的756年,孝谦天皇把从唐进口的桂心等药材进献给东大寺,在现存的进献目录中就载有“桂心”此药材名,该药材仍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经鉴定,其中50%为樟科肉桂C.cassia的树皮,也有一部分与现在的市售品不一致,挥发性成份已树脂化。

桂枝的称谓最早则出现于唐代《新修本草》中:“今按桂有二种,桂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及二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得人参等良。本是箘桂,剩出单桂条,陶为深误也。”可见,唐代认为箘桂与牡桂均是桂,是桂的2种,只是皮不同而已,各自根据皮的老嫩划分,其中牡桂的嫩枝皮便是桂枝,并认为陶弘景所多出的“桂”一条是错误的。箘桂又名筒桂,其植物特征:“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叶似柿叶,中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箘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不入药用,今惟出韶州。”又在“桂”条内补充箘桂叶片特征“表里无毛而光泽”。从书中对原植物的描述来看,箘桂乃肉桂组植物,当是毋庸置疑了。又根据箘桂的性味,选用能重卷成筒的小枝皮为佳,而不能重卷的大枝皮则因味淡而不佳;以卷成三筒状的小枝皮入药为好,而“老皮坚板无肉”的则不堪用;而牡桂的植物特征是:“古方亦用木桂,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此桂,花、子与箘桂同,唯叶倍长,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肌理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皱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又在“桂”条内补充牡桂特征:“牡桂,叶长尺许,陶云小桂,或言其叶小者。”苏敬的话语中表明,“牡”的读音与“木”接近,也许就是2个异名,指的都是桂,因此单名为“桂”。而其与“箘桂”的原植物花与子相似,仅仅是叶片更长,可见当时观察到不同区域分布的植物有所差异,而这种叶片长短的差异,是否是不同种原植物或者是同种植物的不同生态型尚难确定。然统一之处在于,不论箘桂、牡桂,均认为枝皮较嫩者佳,箘桂小枝皮紧薄、重卷,而牡桂小枝皮肉厚、半卷。大的枝皮由于皮部的栓皮层厚且空泡,不如小枝的气味浓烈,因此逐步的推崇嫩枝皮了。且药用部位均不离枝条,仅仅是大小老嫩的区别而已,这进一步证明当时偏好用枝皮去外层栓皮的药材,这点可以从日本正仓院的实物图片中得到证实,正仓院所存实物为除去栓皮后的枝皮,成卷曲状。

由此可见,唐代及以前对于3类的划分既有从植物形态出发,又有根据药材部位分类的情况,且相互错杂,以致于难以分清。因此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便说道:“箘桂、牡桂、桂心,已上三种,并同是一物……味既辛烈,皮又厚坚,土人所采,厚者必嫩,薄者必老,以老薄者为一种,以厚嫩者为一种。嫩既辛香,兼又筒卷。老毕味淡,自然板薄。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这可能是板桂之名的由来)。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后人误而书之,习而成俗……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错,取其近里辛而有味。”陈藏器对以前的记载混乱根据药材做出了解释,认为箘桂和牡桂只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箘桂是厚嫩易卷成筒状的小枝皮,牡桂是老薄大枝皮或树皮,两者去除粗皮后称桂心。

综上,最早的桂有“箘桂”“牡桂”2种,南北朝后添“桂”变为3种,此时本草对《本经》中箘桂、牡桂及《名医别录》中桂的认识主要依据皮类药材的形态,因交通所限未能去产地详察原植物形态,因此长期桂类药材混淆不清,基原植物除肉桂C.cassia以外亦不能排除还有樟科其他植物,甚至非樟科植物入药。从唐以前所提及的产地分布来看,结合《中国植物志》两广地区主流分布的主要是华南桂C.austrosinense、阴香桂C.burmanni、川桂C.wilsonii、毛桂C.appelianum Schewe等多种肉桂组植物均有可能,但主流应为肉桂C.cassia。且众说纷纭,但多从不同部位出发。而“桂枝”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最初为牡桂之嫩枝即“肉桂”的别名,显然与后世的“肉桂”即树干皮不同,反而与今所用“桂枝”即嫩枝接近,不少学者考证宋代以前的桂枝为现今所用“肉桂”,简单以“去粗皮”的方法就认定古代是树皮的结论是存在偏差的。

2.2 宋代 桂类药物名称混乱,临床难以掌握,故北宋时期开始统一其药名。林亿等在校正医书时将《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中的桂类药物统一称为桂枝,因此医籍中桂类的处方用名随着校正医书局的统一而逐步得到统一,然而本草著作中依然延续前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了补充。

如《本草图经》虽认为三者种类不同,但均名曰桂且合并记载:“今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今观宾、宜、韶、钦诸州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图1A)。可见桂药名称太多,大夫也分不清,通过不同地方所提交的标本图片来看,当时确实有不同种的植物,但肯定是近缘物种,各地皆做桂使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现代。《图经》亦遵循传统,分3类整理。①箘桂:“旧说箘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筒、箘字近,或传写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参考旧注,谓箘桂,叶似柿叶,中有三道纹,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与今宾州所出者相类。”这里的箘桂即“肉桂”,《图经》所附“宾州桂”与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形态相似,生“交趾山谷”即越南北部,产地也与今之肉桂分布区相符,现代鉴定越南所产为肉桂C.cassia的变种,即大叶清化桂C.cassia Bl.var.macrophyllum Chu.var.nov.。②牡桂:“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牡桂,叶狭于箘桂而长数倍,其嫩枝皮半卷多紫,与今宜州、韶州者相类。彼土人谓其皮为木兰皮,肉为桂心。此又有黄、紫两色,益可验也。”据其经文及附图明显看出牡桂并非今之肉桂,真柳诚在《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枝皮》一文中根据“牡桂”叶长的特点推测其为肉桂C.cassia或钝叶桂C.bejolghota,结合其所附“宜州桂”植物图“叶顶端下凹,呈锯齿状”更接近钝叶桂C.bejolghota,禹志领也做出相同判断;同时“官桂”一词最早出自于《本草图经》,但后世关于官桂莫衷一是,如寇宗奭认为“不知缘何立名”,王好古解释为是《图经》中“观州”的“观”字因笔画多,因此世人简写为“官”,陈嘉谟则认为是“官桂品极高而堪充进贡,却出观宾。”而李时珍则认为王好古的解释是错误的,理由是岭南并无观州,是王好古错将“观”字断句成观州,而是“看图”的意思,并且亦从陈嘉谟之说而认为官桂是上等供官之桂,然从《本草图经》的文意理解,是指皮薄色黄而少脂肉的牡桂,当前各地方药材标准及市场亦将幼树所剥取皮薄而质量较差或者枝皮,甚至其他地方习用的物种树皮做为官桂,如《北京市球盟会官网入口材标准(1998年版)》规定的官桂即为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的枝皮,《四川省球盟会官网入口材标准(2010年版)》则规定为樟科植物银叶桂C.mairei Levl.和川桂C.wilsonii的干燥树皮,而《湖南省球盟会官网入口材标准(2009年版)》则规定为樟科植物川桂C.wilsonii、少花桂C.pauciflorum Nees及毛桂C.appelianum的树皮。③桂:“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桂,叶如柏叶而泽黑,皮黄心赤;今钦州所出者,叶密而细,亦恐是其类,但不作柏叶形为疑耳。皮厚者名木桂,即板桂是也。苏恭以牡桂与单名桂为一物,亦未可据。其木俱高三、四丈,多生深山蛮洞中,人家园圃亦有种者,移植于岭北,则气味殊少辛辣,固不堪入药也。三月、四月生花,全类茱萸。九月结实,今人多以装缀花果作筵具。其叶甚香,可用作饮香尤佳。二月、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阴干,不可近火。”文中描述结合所附图“桂”来看,与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形态基本一致。《图经》另载“天竺桂”一药,此桂于下文另作讨论。《本草图经》为北宋官方搜集全国各郡县的草药图并附说明经苏颂等汇总整理而成,所附图多为写生图,然往往图与说不对应,但从所附桂类的图可见,当时各地区存在同属近缘入药的情况,然医家仅根据药材而未详细考察原植物,因此难以区分物种,大多从药材部位性状的差异进行不同商品类型的区分,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名称。

其后陈承在《本草别说》说到:“谨按诸家所说桂之异同,几不可用考。今交、广商人所贩,及医家见用,唯陈藏器一说最近。”这再一次证明了以前的桂记载混乱,大家掌握困难,同属近缘的植物在古代区分不细,加上地处中原的医家难以见到原植物,因此不清楚原植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药材性状加以区分,因此陈承亦从陈藏器之说,化繁为简。“然筒厚实,气味重者,宜入治脏及下焦药;轻薄者,宜入治头目发散药。故《本经》以箘桂养精神,以牡桂利关节,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桂枝者枝条,非身干也,取其轻薄而能发散。”此时认为药性轻重不同,其归经、功效也应有所不同,这可视为后世桂类药材根据药用部位不同进行划分肉桂与桂枝的肇始。“今又有一种柳桂,乃桂枝嫩小枝条也,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此时的“桂枝”为桂树枝条,其中提到一种“柳桂”,为桂枝嫩小的枝条,这便是现今所用桂枝的前身。

寇宗奭《本草衍义》则认为“桂”具有辛、甘之性,而“箘桂”“牡桂”则只有温性,故效不及,因此认为张仲景治伤寒表虚证需用“桂”,但仲景言桂枝,需用枝皮,而树干的粗皮则不堪用:“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木身粗厚处,亦不中用。”此外,寇宗奭亦认为三者之间众说纷纭,故言到“诸家之说,但各执已见,终无证据。”

根据以上宋代本草记载,虽然宋代进行过整理,并收集全国实物标本绘图,然限于当时的植物分类水平及影像技术等,依然未能做出明确清晰的区分,各地同属近缘物种多有入药,然从所述的产地分布结合药图看,主流品种为肉桂C.cassia,另有钝叶桂C.bejolghota等,更多通过所见到的原药材进行了商品的分类,均根据药材性状,普遍推崇枝皮,且需要除去粗皮,由于医家难以分清,因此林亿等在校订古籍时将桂类药材统一改为桂枝。然同时已经出现了枝条中的嫩枝,即“柳桂”,并且逐步已经开始将树干的筒桂根据气味厚重入下焦,而相对轻薄的枝条入上焦进行划分成2个药,后世不断推崇嫩枝,致使需除去栓皮的粗枝条逐步被取代。

 

图1 历代本草中所附桂类药材

A.《本草图经》:从左到右依次为桂、宜州桂、宾州桂、桂花;

B.《本草品汇精要》:从左到右依次为桂、桂枝、牡桂、箘桂;

C.《本草纲目》:从左到右依次为牡桂、桂、箘桂;

D.《本草原始》;

E.《植物名实图考》:从左到右依次为桂、蒙自桂树;

F.《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从左到右依次为肉桂、桂枝。

 

2.3 金元 南宋以来,延续宋代之说,更加明确了树皮与嫩枝之间具有功效的差异。如南宋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云:“仲景桂枝汤用桂枝者,盖取桂之枝梢细薄者尔,非若肉桂之肉厚也。盖肉桂厚实,治五脏用之者,取其镇重也。桂枝轻扬,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也。今人例用之,是以见功寡。”此时桂枝与肉桂的分化已见雏形,其中所言桂枝,因有细薄之分,应还是指枝皮,但已意识到以嫩枝梢入药为好且被临床所证实,用肉厚的肉桂“是以见功寡”。可以推断当时出现以枝皮和嫩枝梢同作为桂枝使用的情况。

李东垣言:“桂,辛热有毒,阳中之阳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桂按气味薄厚可分桂枝与肉桂,功效不同。

元朝王好古《汤液本草》载:“本草所说箘桂、牡桂、板桂,厚薄不同。大抵细薄者为枝、为嫩,厚脂者为肉、为老,处其身者为中也。不必黄色为桂心,但不用皮与里,止用其身中者为桂心。”王好古抛开原植物异同,按药用部位分细枝为桂枝,干皮为肉桂。这种分类方法已十分接近现今所用桂枝与肉桂。

这一时期桂类药材的争论点从植物基原逐渐转为药用部位,随着法象药理学的兴起,认为嫩枝体轻而上行,气味俱薄,辛散更强发汗效果更佳,治疗上焦或外感等疾病疗效更好。随着其倡导者张元素、王好古等的发扬光大,桂类药材药用部位的分化已得到公认,桂枝药用部位逐渐上移,并出现嫩小枝条入药,而肉桂药用部位逐渐下移,并出现干皮入药。

2.4 明清以后 明清时期的医家大多偏重临床实用,而淡化细致的植物形态的区分,因此大部分临床类本草主要记载肉桂与桂枝的功效,仅有少数本草注重植物的区分,且大部分依然延续前朝所说,仅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增补。

明《本草品汇精要》(简称《品汇》):“本草所说,诸桂有厚薄不同,大抵细薄者为枝,厚脂者为肉,其身刮去皮与里,止用中者为桂心。”《品汇》所附4张桂类药材图(图1B)与《图经》所附有较大差异:其所附“桂”图显然是画工根据“如柏叶”的臆测所画;多出一副“桂枝”的图,可见明代已较为推崇桂枝;箘桂所附“宾州桂”图也有修改,原先的一个枝头五出小叶,改成了羽状复叶;牡桂所附图“宜州桂”其叶改为羽状脉序,叶尖由原先的凹叶也改成了尖叶,难以确定其物种,可见当时作画的宫廷画师并未见过原植物。

《本草蒙荃》陈嘉谟对不同称谓做了详细的解释:“箘桂正圆无骨(形类竹)。生交趾桂林。牡桂扁广薄皮,产南海山谷。官桂品极高而堪充进贡,却出观宾。木桂皮极厚而肉理粗虚,乃发从岭。筒桂因皮嫩如筒卷束,板桂谓皮老若板坦平。柳桂系至软枝梢,肉桂指至厚脂肉。桂枝枝梗小条,非身干粗厚之处。桂心近木黄肉,但去外甲错粗皮。”从中可以看出,基本是从药材性状划分成数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云:“桂有数种,以今参访:牡桂,叶长如枇杷叶,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箘桂,叶如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纹而无锯齿,其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今商人所货,皆此二桂。但以卷者为箘桂,半卷及板者为牡桂,即自明白。”同时附有3张图但较为粗陋,然从图可见,仅有箘桂叶片具有“离基三出脉”的特征,应为肉桂C.cassia,而所绘牡桂叶互生,羽状脉,结合“坚硬有毛及锯齿”,显然不是肉桂组的植物。

《本草汇言》将桂类药物分为“桂”“桂枝”“牡桂”“肉桂”4条,首次将桂枝和肉桂单独专列条目,后代本草多按桂枝和肉桂分类。

清《本草纲目拾遗》载:“纲目分桂为五种:曰桂……曰牡桂……曰箘桂……曰天竺桂……曰月桂……”“天竺桂”始以“天竹桂”之名载于五代《海药本草》,书云:“生南海山谷。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方家少用。”《本草图经》云:“又有天竺桂,云生西胡国,功用似桂,不过烈,今亦稀有。”李时珍言:“此即今闽、粤、浙中山桂也,而台州天竺最多,故名。大树繁花,结实如莲子状。天竺僧人称为月桂是矣。”许慎《说文》云:“鄯善,西胡国也,从邑善,善亦声。”鄯善国是西域古国之一,国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以前称楼兰,以后改国名为鄯善。可见天竺桂早期指的是西域等地外来的药材,后续演变成东南沿海一带所产的植物,这里的“天竺桂”应为浙江桂(浙樟)C.chekiangensis Nakai,陶光复等调查后认为其与《中国植物志》所载天竺桂(日本桂)C.japonicum应是2个物种。两者亲缘相近但日本桂在我国仅台湾有见,而浙樟在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均有分布。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桂皮”,为去除了木栓层粗皮的小片树皮,被确定为樟科肉桂属植物浙樟C.chekiangensis,即浙江桂。

“月桂子”一药记载极少,李时珍云:“吴刚伐月桂之说,起于隋唐小说。月桂落子之说,起于武后之时。相传有梵僧自天竺鹫岭飞来,故八月常有桂子落于天竺。《唐书》亦云:垂拱四年三月,有月桂子降于台州,十余日乃止。宋仁宗天圣丁卯八月十五日夜,月明天净,杭州灵隐寺月桂子降,其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圆如珠,其色有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则桂子之雨,亦妖怪所致,非月中有桂也。桂生南方,故惟南方有之。”可见此月桂子并非现时所用的从地中海引种栽培的樟科月桂属月桂Laurus nobilis L.的果实,按其所言乃月中桂树降子而得,白居易《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将此子于天竺、台州等地栽种后,其树亦为浙樟C.chekiangensis。

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云:“桂之产曰安边,曰清化,皆交趾境,其产中华者,独蒙自桂耳,亦产逢春里土司地。”清化肉桂为越南北圻清化所产的野生桂,为肉桂之变种,即大叶清化桂之类,解放初广西等地从越南引种。其中所附“蒙自桂树”图则与今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较为相似。

民国《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肉桂药材图与今所用樟科肉桂一致。

1953年版《中国药典》载有桂皮为“干燥的枝皮干”,无桂枝和肉桂条目。1963年版《中国药典》首次将桂的嫩枝定义为“桂枝”,将干燥树皮定义为“肉桂”,并延续至今。

综上所述,桂类药材历史悠久,宋以前虽意识到桂存在不同物种,然受当时交通等因素所限,未能明晰具体的植物,大多以皮类药材的性状不同加以区分,因此存在异名多,相互重叠、模糊的情况。宋代校正医书时,为方便医家掌握,加以统一,宋代便已经出现嫩枝梢入药的“柳桂”,金元以后根据药用部位及功效主治逐渐分成桂枝与肉桂2类,并延续至今。从历代所记载的植物形态及其附图,结合历代所述的产地分布情况,历代入药主流植物应为肉桂C.cassia,但还有其他肉桂组植物各地亦做桂入药,如浙江桂(浙樟)C.chekiangensis、钝叶桂C.bejolghota等。现锡兰肉桂C.zeylanicum Bl.所制“肉桂”品质亦佳,但此种是建国后引进物种,并非历代本草所提及的3种桂类药材之一。

 

3 道地性及品质考证

桂类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历代诸家本草皆以两广所产质佳,历代产地描述及变迁(表2)。根据表2本草记载可知,桂类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均有产,然历代主流推崇的产地均在今两广一带,近代以来较为推崇越南所产,其肉桂表皮腻滑如玉,油性足,嚼之清香,化渣,质量最好,并被引种至国内,现主产区为广西与广东等地。

 

4 药用部位考证

桂类药的用药部位结合刘灿坤等研究结果,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唐代以前肉桂、桂枝为同一药物仅在用量的大小不同,其用药部位为枝或嫩枝的皮;宋元以来,肉桂为桂的小树身干皮或枝皮,嫩枝皮则为桂枝,再嫩者为柳桂,并认为轻扬发散枝梢为好;明清后肉桂为干皮,嫩枝为桂枝;现代所用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的嫩枝条,肉桂为其干燥树皮。

由此再看经典名方中桂类药的用法:“桃核承气汤”等9个汉代方中用“桂枝”,综观仲景方中所用桂枝皆注有“去皮”2字,此“桂枝”应为枝皮而非现用的嫩枝条。然自宋以后逐步为嫩枝所取代,现行法典亦规定为嫩枝,延续至今亦有几百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并被医家所认可,结合当前按法规生产的现状,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可使用肉桂C.cassia的嫩枝条即今“桂枝”;此外唐代方中“桂心”也应为枝干皮去内外皮后的油层,与后世肉桂较接近;而明清方中的“桂枝”“肉桂”则与今所用基本一致。

 

5 采收加工及炮制考证

关于桂类药材的采收加工及炮制,不同时期各本草记载的采收时间及加工炮制工艺存在一定差异(表3)。

历代本草记载桂类药均于2月、8月、10月采收,采收后进行阴干处理,用时去粗皮、捣碎。因秋肉桂质优,后肉桂多秋季剥取,而桂枝则改在春夏树枝鲜嫩多营养时采收。其炮制方法从古至今均为浸润后切片晒干,生用或清炒。清代后增加了桂枝蜜炙的方法,蜜桂枝辛通作用减弱,长于温中补虚,散寒止痛。然今临床多用生品,鉴于此经典名方中的桂枝、肉桂建议使用生品。

 

 

6 总结

综上所述,桂类药材历史悠久,早期应存在同物异名现象。“箘桂”由囷桂—箘桂—筒桂—菌桂演化而来,“牡桂”可能由“壯桂”误书而得,习以成俗。古时受交通不便、影像技术不发达、植物分类不及今天细化等因素影响,因此对“箘桂”“牡桂”“桂”的来源模糊不清在所难免。各医家对于桂药的基原看法不一,考证历代本草“箘桂”和“桂”的基原主流应为肉桂C.cassia,但“牡桂”除了肉桂C.cassia以外还混有其他肉桂组植物入药,如钝叶桂C.bejolghota、浙江桂(浙樟)C.chekiangensis等。此外还有天竺桂(川桂C.wilsonii、柴桂C.tamala等)、月桂子(樟科月桂树L.nobilis的果实)等桂类药材。桂类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浙江等地均有产,以我国两广和越南所产为佳。桂枝、肉桂之名至唐代才出现,金元以后桂的药用部位逐渐分开,明清延续至今主流为嫩枝与树皮,然宋元以前均较推崇嫩枝皮。桂类药材采收炮制的方法古今相同,可用现行《中国药典》规定的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通过本文考证可知,经典名方中9首汉代方所用“桂枝”及唐宋两代4首名方中所用“桂心”,自宋元以来逐步被嫩枝所取代,并经过几百年临床的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保障并被医家所认可,并被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当前产区生产亦照此形成相应的规模,且认为嫩梢品质更佳。应尊重历史流变,因此建议宋代之前经典名方中的“桂枝”可采用《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桂枝;金元以后桂枝与肉桂的药用部位分开,收载的5首经典名方中“官桂、肉桂、桂心”可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肉桂,官桂近代多以各地区同属近缘物种的树皮或树龄段的树皮,与古代涵义不同,建议采用肉桂即可。明清及以后的桂类与今一致。炮制加工建议采用生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010-8408495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9号华普花园C2303 邮箱:zybc611@126.com

北京球盟会官网入口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90158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80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微信公众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